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盐城市博物馆:“出片”又“出圈”

2024-11-21 14:19:11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11月21日电(陈霄)近日,“草原华裳——蒙古族服饰的魅力传承”展览在盐城市博物馆(简称“盐博”)特展厅展出。该展选取特色服装、头饰及生活娱乐器具等展品,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廊,深入探索内蒙古地区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临展厅的“辉光流韵 镜鉴万象——古代铜镜文化交流展”则让公众领略不同历史时期铜镜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感受镜面辉光映照下的文明历程。

夕阳的余晖下的盐城市博物馆 2、公众在打卡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 供图
夕阳余晖下的盐城市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供图

  “最近盐博古画复原的视频在汉服圈非常受欢迎,所以今天来认真参观一下这个铜镜展。”来自盐城诸夏汉服社的洑子敬说,“盐博通过对古画、古物、古籍里的汉服妆造复原,为汉服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盐纹画、铜镜拓印、非遗蓝染、掐丝珐琅、绒花发簪……每到周末,盐博社教中心都推出文化性浓、趣味性足、互动性强的社教活动,不断缩短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活动中,不少亲子家庭用镜头记录下孩子专注创作的瞬间,将手作体验的精彩瞬间传递至朋友圈与短视频平台。这种参与感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也让博物馆成为连接家庭与传统文化的桥梁,文化传承也因此实现了“出圈”。

  “夕阳西落的时候,拍摄盐博的塔楼,非常‘出片’。”盐博企划部工作人员张博文说,“天气好的时候,每到黄昏,游客都会拿着手机或相机,在这里捕捉橙光暮色美景,所以三楼的咖啡馆也是热门打卡点。”

夕阳的余晖下的盐城市博物馆 2、公众在打卡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 供图
公众在盐城市博物馆取景拍照。盐城市博物馆供图

  落日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楼台间,渲染出一片瑰丽色彩。盐博利用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策划“出片”场景,增强体验感,让“盐博落日晚霞”等独特风光频繁出现在各大社交媒体。

  换衣服、上妆、做发型,彭女士期待着从一名大学生变身为“大唐公主”,她前往盐博的历史展厅,完成了一次穿越之旅。作为“00后”,她和身边很多同龄人一样喜欢汉服,经常与同学一起参加汉服主题活动。“挥一挥衣袖,来盐博不带走一片云彩,但能带走几百张照片。”彭女士笑着说。

  汉服旅拍火热“出圈”,为文化传播注入新的活力,公众纷纷穿上自己喜爱的“时髦单品”来盐博打卡,精致华美的服饰与古色古香的建筑相得益彰。此外,盐博还组织汉服变装、汉服讲解、文化雅集等互动体验,让汉服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

  华丽的头饰摇曳、多彩的裙摆飞舞,在盐博拍摄一组古风“大片”已成为时尚。盐博努力让更多观众对传统文化从欣赏到参与,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新形式。未来,盐博将继续秉承“博物馆+”理念,捕捉妙不可“盐”的美好,让更多人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时代魅力。(完)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