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无锡:“守江人”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2024-06-24 16:19:32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6月24日电(刘可铄)今年是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3周年。多年的护江实践,让地处江尾海头的无锡江阴市更有底气,“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背后,是几代人的倾情付出。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现场。无锡人大融媒体联盟供图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现场。无锡人大融媒体联盟供图

  江苏省人大代表郑冰清是“长江放流第一人”郑金良的孙女。5岁那年,郑冰清跟随爷爷参加第一次放流活动后,便踏上了“长江大保护”奋进之路。

  20世纪60年代,长江江阴段是一段水草丰茂的黄金水道,尤以盛产“长江三鲜”闻名,“刀鱼鲜、鲥鱼肥、河豚美”,生态环境非常好。后来由于捕捞过度,环境污染,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长江三鲜”难觅踪迹。人工放流是避免河豚灭绝的好方法,每年的放流活动郑冰清从不缺席。

  一条河豚的生长周期是两年,养大很不容易,在市场上卖得也很贵,但郑冰清爷孙俩还是坚持要将繁殖出的50万尾河豚小苗放流回长江。截至今年6月,郑冰清爷孙俩已经累计向长江放流河豚等珍稀鱼苗超过1.8亿尾。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现场。无锡人大融媒体联盟供图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现场。无锡人大融媒体联盟供图

  受爷爷的言传身教,郑冰清立志成为“护江使者”。她的梦想是当一名“科技新农人”,学好育苗技术,养好珍稀鱼类。大学毕业后,郑冰清回到江阴,刻苦钻研技术,用人工授精实现河豚的大规模繁育。以科技赋能鱼塘养殖业,她带领团队与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保持合作,在养殖过程中加入无人机、无人船、自动投饵设备、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现代渔业工具,推动渔业现代化发展。(完)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