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近日公布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江苏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绿色制造成为江苏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组成和鲜明特色。
在国家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江苏共入选10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绿色园区、34家绿色供应链管企业、10家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各类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均较上年实现翻倍增长。
印染一直是高耗能行业,一条牛仔裤的生产需要近10000升水。在位于常州市天宁区的黑牡丹纺织有限公司染整车间,机器上的布料正利用黑牡丹科技人员发明的“气泡染”技术进行染色,即把电解液体靛蓝与惰性气体在设备中充分混合产生气泡,均匀涂覆在纱线上。用气泡染色,这一技术使牛仔布用水、用电分别降低了94%和29%,蒸汽和化学品添加减少了87%和75%,改变了牛仔布生产高耗能的状况,给行业的节能减排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
黑牡丹纺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蓉萍说:“现在面料的趋势都是向功能性、绿色环保研发。我们每年在设备更新、绿色循环经济上各种设备改造投入,都以每年5000万在改造。”
绿色产品为黑牡丹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2023年黑牡丹销售增长了15%,外贸增长了30%左右。
作为制造业发达的省份,制造业是江苏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江苏制定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以及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将过去工业领域“节能减排”为主扩展到追求整个制造业体系的绿色化。2023年,全省梳理更新节能技改项目清单207项,合计节能306万吨标准煤。此外,还对265家重点耗能企业数据中心实施省市联动节能监察,督促超能耗限额标准及违规使用淘汰类用能设备的企业限期整改;组织31家节能诊断服务机构为307家企业提供免费诊断服务。
盐城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浩说:“在能源上,园区不断加大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2023年,在实现增长的同时,跻身国家绿色园区。”
从“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生发开来,各行业向绿色产业链进发。江苏节水型企业、循环经济园区引领“绿色制造”风骚,并不断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开展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新兴固废综合利用。预计2023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4%左右,进一步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俞海 周雷 沈杨 郝朦 供片台/常州台 盐城台 编辑/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