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他们,用行动诠释新时代教师精神

2022-09-05 08:15:59
来源:新华日报

  “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揭晓 ——

  他们,用行动诠释新时代教师精神

  在第38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由省教育厅、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遴选推荐活动结果日前揭晓,南京市金陵中学江敏等20位教师当选“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张九童等20位教师获“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提名奖。

  坚守初心,

  在爱的起点上前行

  乡村教育是不平凡的事业,教育好一个学生会改变一个家庭。

  连云港市海头初级中学教师王顺利自2004年工作起,就在乡村学校任教。18年来,他每年至少承担3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每周近20节课。他还加入“爱心车队”,组建“蓝海护学队”,每天护送孩子上下学,从未耽误过一日。他说,要让每个孩子都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南通市海门区海永学校,地处海永乡,是一个被江水“围困”的学校。1988年,大学毕业生张泉森来到海永学校,遇到的现实情况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师资紧缺。张泉森先后任教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被人称为“全能老师”。之前一起来的老师都先后离开了海永,而张泉森选择坚守,把全部的青春和热情都奉献给了这个“江中小岛”。

  坚守,他们不仅仅是守着自己的岗位,更是守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份对孩子不变的深情。1999年,计彩娟从苏州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吴江镇,在金家坝幼儿园开启了她23年乡村幼儿教育的历程。从骨干教师成长为幼儿园管理者,计彩娟有无数次机会调往城里,但作为一园之长,她更希望自己的坚持能够触动年轻教师们,让他们也能安心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育人为本,

  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让孩子们重视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犹如为他们插上一双隐形翅膀。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教师秦文勇于创新,总有各种奇思妙想,助学校少先队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2015年,她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2021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五(8)班的少先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收到总书记回信后,五(8)班少先队辅导员皮丽召开了“我和新旅爷爷奶奶面对面”主题队会,以视频连线的方式让孩子们向新旅爷爷奶奶报告这一喜讯。班队会课,成为皮丽开展红色体验教育的常态化阵地。

  “德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在多年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工部主任朱增力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时常对身边同事说,“教育是一份良心活,百年树人,正是因为你的努力不会立竿见影,甚至不为人所知,才显得坚持付出的难能可贵。”

  课比天大,

  搭建人生出彩的舞台

  把“音乐种子”植入“文化土壤”,是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音乐教师黄美华一直的追求。她认为,音乐教育不能只教“音乐的ABC”,要让音乐和音乐学习回归文化语境。她发现语文课本里有很多与音乐学科相关联的课文,于是主动牵手语文老师开展跨学科教学。“课比天大”是黄美华的座右铭,把音乐课上成让孩子们终身受益的人生大课,让音乐教育回归育人本心是她的信念。

  “重工车间的几名毕业生已快速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啦!”听到学生报喜,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骏开心得合不拢嘴。2002年从东南大学毕业后,24岁的王骏回到无锡当起职教教师。他深感制造技术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主动请缨去校办机器厂深入生产一线,后又转战工业中心、科技产业等部门,从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的教科研工作。20年来,王骏见证了我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机械制造领域的能工巧匠。

  在近30年的职教生涯里,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徐守敬持续攻关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他协助优化的江苏省机械、数控类技能大赛比赛方案,沿用至今。作为一名“金牌教练”,徐守敬指导的学生累计获得1个国赛一等奖、1个省赛状元、9个省赛冠军、15个省赛一等奖。2021年,他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工匠”称号。

  千里驰援,

  架起守望相助的桥梁

  2018年,句容市第三中学教师蔡晓伟报名参加教育部第一批“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那年他快50岁了。虽然在援疆教师中年龄偏大,但他坚持每周上18节课。学生基础普遍薄弱,怎么办?他放缓教学节奏,通过“任务型”早读、“分组式”讨论、“我是小老师”等创新式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去表达。短短一个学期,蔡晓伟任教班级的学生成绩就冲到了学校乃至市里的前列。

  同样是2018年,55岁的南京市金陵中学化学教师江敏也前往新疆伊犁支教。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她就从驻地坐班车到达伊宁市第三中学,开始一天的教学。上课、批改作业、做实验、帮助徒弟磨课……常常要忙到深夜才能回到宿舍。在伊宁的3年时间,江敏的课堂都是开放的,校内外的老师随时可以来听她的课。老师们经常开玩笑说,江老师的每一堂课都是一堂公开课,她的徒弟遍布伊宁。

  让边疆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江苏支教教师们的共同心愿。2014年,高邮市第二中学教师袁良萍成为江苏援藏教师队伍中的一员,首次来到拉萨江苏实验中学任教。8年来,袁良萍三次援藏,只为了让藏家儿女更好地放飞梦想,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记者 杨频萍 通讯员 李月昭)

编辑:顾名筛
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