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盐城:在“双碳”目标下竞逐新赛道

2022-03-07 16:58:52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7日电 题:盐城:在“双碳”目标下竞逐新赛道

  作者 徐汉有

  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空气质量连续多年江苏全省最优、全国前列;市区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创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市林木覆盖率25.1%,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

  近年来,盐城守护独特生态资源,在“双碳”目标下竞逐新赛道,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典范,一幅以生态为底、绿色为径的幸福美丽画卷正在黄海之滨生动铺展。

在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中,海潮退去后,一副湿地“森林”图揭开神秘面纱。孙华金 摄
在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中,海潮退去后,一幅湿地“森林”图揭开神秘面纱。孙华金 摄

  湿地之美走向世界

  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77万公顷海岸型湿地,是全球9条鸟类迁徙通道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重要补给站,每年有数百万只鸟选择在这里停歇、繁殖或越冬,其中32种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皮书,是丹顶鹤全球最大的越冬地,全球麋鹿最大的基因库。目前,全市受保护湿地保护率54%,受保护面积达41.5万公顷,初步构建了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资源保护优先和污染治理两手发力,统筹遗产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和文化宣传,不断提升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维护、候鸟迁移路线保护等国际合作水平……

  日前,东台条子泥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被称为“720高地”的条子泥720亩高潮位候鸟栖息地,是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也是盐城落实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理念、开展生态修复的代表。

在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内,丹顶鹤在自由飞翔。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内,丹顶鹤在自由飞翔。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盐城将“NbS”写入市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切实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盐城“以恢复鸟类栖息地为目标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自2017年起,盐城连续五届举办黄(渤)海滨海湿地研讨会。这个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建立了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城市联盟,促使沿线国家、地区和众多国际环保组织在加强湿地保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形成共识。今年1月,由自然资源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举行,搭建了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交流平台,形成了一系列滨海保护的全球共识。

响水长江三峡海上风电项目。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响水长江三峡海上风电项目。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厚植绿色生态家底

  2021年盐城全市净增造林1.65万亩,退化林修复低产林改造更新造林面积1.35万亩,抚育森林7.6万亩,培育珍贵用材树种103万株,建成省级绿美村庄71个,全面和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净增造林占年度目标的165%。

  碧水绕城,人水和谐。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开展“三河”(串场河、新洋港和通榆河)全域整治,重点实施岸线整治、河道疏浚清淤、房屋征收、景观建设、特色农业建设等项目,美丽“三河”水清岸绿景美场景逐步显现。

  盐城坚持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源头治理,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治理从“治标”迈向“治本”。

天合光能生产线。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天合光能生产线。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7.4%,PM2.5年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江苏全省最优,居全国前列。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51个省考以上断面Ⅲ类水质比例为94.1%,高于省定目标7.8个百分点。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COP15)设立的生态文明论坛上,盐城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拥有长三角最为优越的自然生态、最具规模的绿色产业、最富潜力的碳汇空间,盐城努力把生态资源转化为支撑盐城绿色发展的金山银山,逐步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发展的“含绿量”。

  目前,该市已拥有100多家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形成东台、大丰、射阳、阜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大新能源重点板块,构建基本覆盖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科创研发、配套运维等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2021年,盐城全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24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占江苏新能源发电量比重达32.6%,占全市全社会用电量59.3%。盐城作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为江苏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出了突出贡献。(完)

编辑:顾名筛
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