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南京:延续文脉留住烟火 复活城市“古董”之美

2021-12-21 16:36:35
来源:中新网江苏
2021南京名城会组委会供图
2021南京名城会组委会供图

  中新网江苏新闻12月21日电(吕菽菲 申冉)作为“用南京话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文化交流重要平台之一,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简称“名城会”)于12月15日开幕。通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合作,南京积极参与全球文化治理,推动以文化驱动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彰显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城市的建筑风格代表一个城市的特色,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实证,尤其是那些堪称经典之作的古董级老建筑。每一座老建筑就像一本生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蕴藏着值得回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故事。在历史语境下对古旧建筑进行翻新和“复活”,成为2021南京名城会各方探讨的热点之一。

2021南京名城会组委会供图。
2021南京名城会组委会供图

  英国利物浦大学建筑与视觉艺术中心主任理查德·科克在会期中介绍,他们正在通过数字技术将利物浦市一级建筑圣乔治大厅改造为一个新的沉浸式旅游景点。

  英国城市规划专家查尔斯·兰德利则分享了阿姆斯特丹“我们创造城市”这个项目。他表示,作为一种趋势,阿姆斯特丹对待古旧建筑,并不是拆除,而是进行翻新,并令它们投入新的用途——变成一个创业中心,或一个博物馆,甚至一个普通的工作场所,或者是一个酒店,继而重获活力。

  与全球历史文化名城的做法相似,南京在古旧建筑的改造利用、乃至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打造上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2021南京名城会组委会供图
2021南京名城会组委会供图

  此次名城会期间,一个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极其相关的展览“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同期举办,引起巨大的关注。这位中国二十世纪的建筑巨匠在南京留下的70余件建筑艺术品,如今不仅成为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标识,也成为了南京民众的集体记忆,并自然地融入了城市发展中。

  在杨廷宝的诸多建筑作品中,紫金山音乐台无疑最为闻名遐迩。10月24日,以“和合共生:与自然和平相处”为主题的第二届南京和平论坛在紫金山音乐台开幕。近年来,兼具建筑特色和自然优势的紫金山音乐台备受各类艺术活动的青睐,从青年歌唱家艺术节快闪活动到一年一度的南京森林音乐会,从交响乐到沉浸式演出,这里正逐步成为南京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如今,有着近2500年建城史的南京正开启“典范城市”建设新征程。如何用国际化视野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保护与利用好市区内外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2021南京名城会与全球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对话与交流的目的。

  “保护不应只针对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遗存,更不能以某种单一的历史风格为标准而全面覆盖,而是要基于完整且动态的价值认知,在维护历史肌理格局的基础上,保留不同时期的年轮痕迹。”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以小西湖片区微更新项目为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据韩冬青介绍,五年来,南京市对小西湖片区老房子通过“小尺度、渐进式”更新,不仅使其重新焕发生机,而且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烟火气。如今的小西湖历史风貌区,已然成为南京继夫子庙、老门东之后的又一座老城南新地标,并被评为全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置身其中,沧桑的历史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艺术展馆与街巷烟火仅一墙之隔,网红打卡地与居民老宅子共生共存。

  事实上,近年来,南京一直致力于探索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路径,力求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南京历史地段保护已经从1.0时代走到了3.0时代,就是保护的关注点实现了从建筑到街巷肌理再到居住在其中的人的转变。”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吕晓宁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天的南京正通过一步步探索,让文化遗产走进城市生活、融入城市发展,相信这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的最好方式方法。

  南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亦给不少在宁生活的国际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卡是一名在南京求学的巴基斯坦留学生,同时也是外国留学生志愿者服务机构的创始人和负责人。已在南京生活8年的他表示,这个城市保护文化遗产和文明的独特方式是吸引他留在南京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卡坦言,爱上南京先从了解这座城市开始,了解南京则先要“熟读”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接下来,我将开放多个对话平台,专门用以进行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流,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南京、了解南京、爱上南京。”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瀚在2021南京名城会特别对话——“和衷共济:共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未来”上对南京的评价:被誉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是一座国际城市,一座记录历史之城,更是一座文化艺术之城。

  今天,在这方创新活力与人文魅力交融、古都风韵与时代风尚辉映的热土上,南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正以国际化视野展开“新成效”“新步伐”“新提高”“新进步”“新水平”的崭新画卷,在实现建设现代化典范城市的新征程上行稳致远。(完)

编辑:顾名筛
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