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之相”当代中青年篆刻名家雅集在昆山开幕
中新网江苏新闻10月16日电(孙权 朱一韵)15日上午,由苏州市书法家协会、昆山市巴城镇人民政府、昆山市文联主办,昆山市书法家协会、巴城镇书法协会、亭林印社承办,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为支持单位的“写意江南 大雅巴城——‘观念之相’当代中青年篆刻名家雅集”,在环境幽雅的昆山市巴城镇“小桃源”开幕。

巴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元末,昆山阳澄湖畔,玉山草堂主人顾瑛的乡邻朱珪被名流张雨、杨维桢赞为“方寸铁”,是文人篆刻的早期名家。明代,昆山印人归昌世、王梧林被承清馆主人张灏称为可与苏州印家文彭“鼎足而立”。如今,拥有“中国民间艺术(书法)特色乡镇”“中国书协书法创作基地”两张名片的巴城,从当代中青年篆刻名家中邀请刘彦湖、戴武等13位具有独特观念和鲜明风格者,以“玉山雅集和昆曲”为主题,每人完成一方篆刻和一幅书法作品,并通过印屏、文章和视频,共同阐释“观念之相”的展览主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擦亮巴城“昆曲小镇”和“书法之乡”的金字名片。

雅集地点“小桃源”位于昆山西郊阳澄湖畔,正是元末顾瑛玉山草堂雅集旧址。顾瑛的园林初名小桃源,扩建后更名玉山佳处。杨维桢《小桃源记》称此地“清绝如在壶天,四时花木,晏温常如二三月时,殆不似人间世也”。
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根据此地块原有的河流、树木、屋舍加以改造,复建“小桃源”及其中景点拜石坛、寒翠所、可诗斋、来龟轩、芝云堂等,名称一仍其旧。在这里举办篆刻展览,接续了650年前的篆刻历史。

雅集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展览,从展览主题的确定、创作内容的选择、艺术家的邀请到展品装裱、展厅设计、环境布置都精益求精、凸显特色,滚动播放的视频和篆刻体验活动也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当天,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著名印学史专家黄惇举行了题为《“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两论与篆刻创作》的学术讲座,与会篆刻家们还围绕当代印学观念与创作开展了研讨。雅集配套活动“方寸气象——亭林印社社员篆刻展”也在“小桃源”举行,“亭林印社—巴城镇中心小学校青少年篆刻实践教育基地”同期揭牌成立。
据悉,本次雅集至10月26日结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