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锡山:“加减乘除”惠企便民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中新网江苏新闻8月30日电 (孙权 奚珊)今年以来,无锡市锡山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要突破口,对标国内一流标准,紧扣用户思维,以“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服务理念,聚力聚焦流程简化、政策保障、政务服务、合法权益等方面,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及“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颗粒化”改进。

在精准服务上持续做“加法”
锡山区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大综窗改革,实现586个事项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459个事项一窗式受理,同时在无锡全市率先开发“一窗受理”接件平台。重点打造30件“一件事”应用服务场景,推行“企业上市挂牌守法证明一件事”、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分类分级管理、推动一般工业企业厂房项目审批“最多15天”,更广范围推行重大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
政策方面,锡山区出台“1+4”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文件,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体系,明确“产业集群+特色专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一廊两区、双核多点”的创新发展格局。优化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工作,打造“锡山企业E键通”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政策帮享功能,精准匹配企业信息和政策信息。
此外,锡山区还积极推广无锡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强化优惠政策落实兑现,让企业获得更多实惠;推进专利权和商标权质押融资工作,完成江苏省首单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融资8000万元,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该区的全覆盖。

在流程环节上持续做“减法”
锡山区高标准落实“全程网上办”清单,推行“涉税事、线上办,非必须、不窗口”;提升纳税便利度,“不见面”“网上办”服务再升级。同时,着力强化有效监管,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减少守法诚信企业的检查次数;积极推进大数据分析和非现场监管,建设多类别检查对象库,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
在加快智慧平台建设方面,锡山区积极推动交易平台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着力让招投标采购各方主体享受交易服务的“一站式”便利。

在政务效能上持续做“乘法”
在“百姓24小时智慧公务舱”建设工作基础上,锡山区增设国家电网全功能自助机,并增添市民卡充值、“惠懂你”金融服务等功能,上线交通违法处理功能,落实群众事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同时,锡山区还通过事项情形化、材料精准化、数据最小颗粒化改革,实现网上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有效提升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
在推动跨区通办方面,锡山区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探索研究《锡山区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操作细则(试行)》,明确“内资公司设立登记”等26个事项“异地管辖、本地管辖”办理规则。
在简政放权上持续做“除法”
锡山区持续简化配套电力线缆工程审批,拓展至500米及以下实行“免审批”,让企业“少跑腿”;推行供电、水、气、网络等市政接入全过程集成服务和全程协办服务,让服务更便民;举办“双公示”暨信用修复培训班,指导各单位开展信用修复;通过企业信用修复微信群,及时解答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咨询,帮助失信主体申请信用修复。
通过推动破产案件繁简分流、完善破产清算工作机制,锡山区对“无产可破”等简易破产案件和“执转破”案件简化审理程序,推动“简案快审”,让落后企业平稳退出市场,减少资源占用,释放生产要素。
在创新重整、和解工作机制方面,锡山区推动“繁案精审”,全力挽救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将规范市场主体退出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助力企业在公平法治环境里可持续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