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常州金坛“法律门诊”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21-07-20 15:36:27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7月20日电 (唐娟 张杨)“我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受伤后厂里也没有说法,请问我该怎么办?”近日,在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新河村司法行政服务站的“法律门诊”,李某愁容满面地咨询道。

群众在”法律门诊“”问诊“。 张扬 摄
群众在”法律门诊“”问诊“。 张杨 摄

  原来,不久前李某在上班途中被一辆汽车撞伤。虽然他一直在厂里上班,但因超过退休年龄而没有社保,工厂表示愿意承担医疗费用,但没办法答应包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误工费等其他赔偿要求。

  正在“坐诊”的江苏常金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敏详细了解情况后,帮助李某厘清其中的法律关系,根据工伤赔偿标准计算出具体赔偿数额,同时依法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为李某争取到2万余元的赔偿款。问题得到解决,李某的愁容变成了笑容。

群众在”法律门诊“”问诊“。 张杨 摄
群众在”法律门诊“”问诊“。 张杨 摄

  面向基层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拉长法治惠民服务清单、满足个性化多层次需求……这是金坛区司法局为民办实事的生动缩影。“法律服务沉下去,司法为民实起来。”金坛区司法局局长何云华表示,通过组织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律师、公证员等专业法律队伍,以广场义诊、专家坐诊、上门出诊、综合会诊等多种形式,化解群众之“急”、纾解群众之“难”、排解群众之“愁”、宽解群众之“盼”,有效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金坛区司法局充分统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村(社区)法律顾问配备、“法律明白人”培养等基层基础工作,于2019年6月成立首个村级“法律门诊”,目前已发展到136家,实现了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法律门诊”全覆盖。

  “本周五,江苏省人民调解协会副会长仇书洪、江苏兴坛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华、金坛公证处公证员江帆将来我们村‘坐诊’,欢迎有法律问题的村民前来咨询。”7月19日,星期一,薛埠镇长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云在“法润民生”微信群中发布关于“法律门诊”的消息。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金坛区司法局积极组织资深调解员、公证员及12名名优律师下沉一线“坐诊”。张华说:“群众法律需求旺盛,我们不仅定期到村子里‘坐诊’,遇有特殊情况还会随时‘出诊’。”

  为保证“法律门诊”的服务质效,金坛区司法局在制定《“法律门诊”工作考评表》中增添了“服务回访”栏目,定期对服务对象进行抽查回访,用“问题清单”“服务清单”赢得群众“满意清单”。

  “‘法律门诊’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治未病’。大量的矛盾纠纷在萌发初期就能得到有效化解或正确指引,村干部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强村富民工作。”陈云感叹道。近年来,由于村(社区)“法律门诊”提前介入,各类矛盾纠纷“上行”“上交”数量不断下降。

  从“等着群众来”到“深入群众中”,推动法治惠民由“中转站”走向“终点站”。围绕群众的法治需求,金坛区不断丰富村(社区)“法律门诊”服务内容:群众有法律需要可以“预约挂号”,复杂问题安排“专家门诊”“综合会诊”,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出诊”服务……此外,“法律门诊”的法律专业人员还积极协助基层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67条,审查村(社区)经济类合同1268份。一系列贴心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完)

编辑:顾名筛
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