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昆山工研院:多路并进为产业攀高注入新“智能”

2021-07-11 21:32:07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7月11日电(记者 钟升)10日,第五届昆山创业周特色专场·工研院(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成果汇报活动举行。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昆山)等四大平台项目及计划投资超2亿元的院士项目现场签约,一批重点联合研发机构、创新平台揭牌,工研院“金融伙伴计划”启动。

第五届昆山创业周特色专场·工研院改革发展成果汇报举行。“聚工研 创未来”改革再出发启动。昆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第五届昆山创业周特色专场·工研院改革发展成果汇报活动举行,“聚工研 创未来”改革再出发启动。昆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连续十余年稳居“中国最强县”的昆山始终紧盯人才这一第一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产业做科创,不断做大做实做强产业科创中心。早在2007年,昆山便提出“整体发展学新加坡,产业提升学韩国,自主创新学台湾地区”的“三学”目标。2008年,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注册成立。

第五届昆山创业周特色专场·工研院改革发展成果汇报举行。一批创新平台揭牌。昆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第五届昆山创业周特色专场·工研院改革发展成果汇报活动举行,一批创新平台揭牌。昆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此后,清华大学邱勇、北京大学梁子才、德国汉堡大学张建伟等专家被陆续引进;成立新型平板显示、小核酸生物技术、智能机器人等5个研究所;设立南大昆山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微电子所昆山分所等3个产学研平台;围绕机器人产业发展,引进“国字号”科创平台……昆山工研院在构建科创生态体系中乘风破浪,引领新兴产业集聚、服务中小企业创新、推进“揭榜挂帅”机制助力企业技术攻关,释放改革动能,形成了“1院+N基地+X产学研创新载体”的创新格局,成为昆山建设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强引擎”。

  在选择将工业废气(VOCs)治理应用技术产业化项目落户昆山工研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看来:“昆山是一座科技创新之城,无论是人文环境,还是地理位置,都造就了昆山独特的发展优势。昆山工研院未来发展的步子会更大,更多前沿高端项目会被引入昆山。”

  据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浦景松介绍,截至目前,昆山工研院衍生孵化企业超400家,累计吸引社会投资超20亿元,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3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0项,导入国际科技成果200余项。

  中外合作办学的昆山杜克大学,继与昆山工研院联合成立计算图像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后,再度牵手,共建昆山杜克大学国际科技合作与创新中心。昆山杜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李昕透露,科创中心将更体现国际化,引入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创新项目与人才,聚焦数字经济、健康与医疗、能源与环境三大方向,覆盖更广阔领域。同时,双方将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打通各个环节,加速产学研转化,为创新创业提供平台。

  据悉,昆山工研院已联合昆山市属国企共同发起成立我国县域首支2亿元国资天使投资基金,与昆山创控集团等部门携手合作完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探索打造“投、贷、拨”多方联动的金融支撑体系,解决科创企业资金需求。

  作为昆山与上海科创合作的“桥头堡”,昆山工研院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继去年挂牌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以来,主动作为,积极参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路演中心联合体建设,将通过整合创新资源、集成创新要素,推动建设区域创新共同体。

  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丽艳表示,昆山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坐拥“沪苏同城化”C位的昆山,是产业科创蓬勃发展的“新高地”。昆山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就是要把工研院打造成为产业发展的“智囊团”、成果转化的“策源地”、新兴产业的“强磁场”,加快构建更加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人才科创“朋友圈”,昆山将为人才科创企业构建起支撑更强、服务更优、活力更足的创新生态,成就协同创新的“最佳拍档”“最铁合伙人”。(完)

编辑:顾名筛
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