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公安“硬核十条”深化社区警务改革
中新网江苏新闻6月8日电(张鸣阳 应学良) “全面强化‘梳网清格’理念,以一个个网格、社区‘小平安’累积全市社会‘大稳定’;成立基层基础管控中心,保障社区警务高质量发展;特色化建设新型警务室,打造‘一室一品牌’,做到‘我的社区我做主’,实现社区警务工作价值最大化。”

6月3日至4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深化社区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现场会暨全市派出所所长论坛,会上通报《关于创新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十条意见》(以下简称《十条意见》),对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梳网清格”实践和社区警务运行机制改革进行部署。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鲜明导向,扎实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徐州建设,努力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社区警务工作目标。”徐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王巧全介绍,《十条意见》明确了加强新时代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加强派出所工作为重点,以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梳网清格”模式为路径,不断夯实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根基。
“梳网清格”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有效举措,《十条意见》明确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基础优势,围绕管理实有人口、掌握社情民意、组织安全防范、维护社区秩序、服务辖区群众五项职责任务,将网格内“不放心的人、存隐患的物、有风险的事、有异常的信息”梳理干净、治理彻底。
在加强顶层设计保障社区警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十条意见》提出,在市县两级治安部门成立基层基础管控中心,负责社区警务工作规划设计、政策制定、业务指导、信息研判、任务交办、检查督导、考核评价,同时协调联动政府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社区警务问题困难等。
对于建设特色化新型警务室,《十条意见》鼓励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驻社区;推进智慧安防社区建设,2021年全市智慧安防小区覆盖率、停车场车辆信息接入率不低于60%,2022年实现全覆盖;开展“无事街道(镇)、无事社区(村)”创建。
此外,《十条意见》还就壮大社区警务工作力量、推进警格网格深度融合、提升社区民警能力建设、落实经费装备支撑保障、建立机关支援社区机制、科学评估社区警务质效、晋升奖励倾斜社区民警等工作机制进行了明确。
“十条意见很‘硬核’,为我们全力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指明了方向,让社区民警干有奔头!”云龙公安分局黄山派出所所长刘开孜兴奋地说。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徐州市公安局不断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梳网清格”实践,将全市科学划分为1194个“警格”,配齐配强1024名社区民警和2927名社区辅警,建立“六融八联”和促发联动机制,推动社区警力真正扎根社区、深耕细作,实现与9570个综治“网格”紧密融合、无缝对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