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两市:让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惠及每个学生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19日电(徐珊珊)“航空航天科技体验馆”成为学生的“梦想基地”;烘焙、陶艺等课程“搬”进小学日常;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建立苏北首家双元制培训中心……连日来,记者跟随江苏省教育厅赴江苏淮安、盐城多校,探究两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盐城组建了“盐城市康居路初中教育集团”,将学海路初级中学纳入康居路初中教育集团。实行一体化办学以来,康居路校区作为集团北校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学海路校区作为集团南校区在一体化办学的体制下快速成长。
盐城市教育局副局长江楫表示,“十三五”期间,盐城遴选优质龙头校,以直办、领办、托管等多种方式,“聚变”组建56个义务教育集团、82个办学共同体,辐射带动城乡薄弱校、新建校共同进步,教育均衡水平加快提升。

在淮安,名校的“裂变”“聚变”,同样带动更多学校均衡发展。淮安在全省率先实现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优质学校占比分别达84%、99.6%、80.6%、84.6%。在优质学校就读的学生超过85%,“十三五”期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在淮安市实验小学,伴随着螺旋桨发出的嗡嗡声,一架架无人机在学生的操控下,起飞、转圈、降落……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在淮阴中学,“航空航天科技体验馆”拥有数十件大型互动体验设备和上千件实物展品,无数同学的“航天梦”在这里起航。

这些都是淮安教育内涵建设的缩影。淮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皇甫立同介绍,“十三五”期间,淮安建立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示范项目培育工程”项目40个,建成省级内涵建设项目107个、教学改革项目70多个,近百项教学成果获省级表彰。建立教体结合布点学校300所、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3所;创成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67所,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展望“十四五”,皇甫立同表示,淮安要把优化教育体系结构作为重要任务,聚焦“优质普惠”办好学前教育,聚焦“优质均衡”办好义务教育,聚焦“优质多样”办好普通高中教育,聚焦“融合创新”办好职业教育,聚焦“全纳普惠”办好特殊教育,聚焦“全民共享”办好继续教育。
“面向‘十四五’,盐城教育将突出‘保障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主题,聚焦‘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领域,落实‘补短板、促改革、强内涵、惠民生’四大任务,精心打造盐城教育品牌。”江楫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