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经开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民生保障持续加码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1日电(倪玲)近年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城市宜居水平、市民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升。

3月1日,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在盐城经开区的世纪大道和天山路路口,行人和骑着电瓶车的市民在遮阳挡雨棚下,耐心地等待绿灯通行。“现在有了这个遮阳挡雨棚,雨天可以挡雨,夏天可以挡太阳,等红灯也多了一份耐心。”市民李女士说。
遮阳挡雨棚,是盐城经开区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一项便民举措。2020年,该区在天山路、希望大道等车流、人流密集的非机动车道口新建8座遮阳挡雨棚,为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在等待红灯时提供短暂性遮阳避雨的空间,也有效减少了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

小公厕“大窗口”,投影城市文明程度。改造旧公厕和修建新公厕不仅方便于民,更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是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之举。2020年,盐城经开区新建公厕3座,改造升级公厕15座。公厕文明已成为该区创文惠民的一大亮点。
在国际会展中心南侧,有一座造型别致的玻璃屋公厕格外引人注目。走进内部,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由于打扫及时、通风顺畅,公厕内没有一丝异味。保洁员严万粉介绍说:“公厕实行全日保洁制度,每两个小时就进行一次消毒,确保厕所卫生质量标准达到‘六无六净'的要求。”

遮阳挡雨棚、公厕新改建是盐城经开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缩影。2020年,该区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和“十没有”“二十有”城市建管标准,持续深化推进城市十大提升工程,实施了28项创建为民实事项目。
主次干道交通优化、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公园绿地提升、健身步道建设……在盐城经开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让居民群众津津乐道,同时,也为该区常态长效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夯实了基础。
盐城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区将重点在居民小区创建常态长效以及智慧消防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真正把“文明牌”打造成“民心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