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召开“公证+区块链”助力营商环境建设研讨会
中新网江苏新闻1月9日电(张文燕)8日,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公证协会在南京举办第八届“公行天下”主题活动。活动期间,江苏省“公证+区块链”助力营商环境建设研讨会、2020年度江苏公证十大案例新闻发布会举行。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张亦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0年,江苏公证行业全年办证近72万件,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公证特殊的职能作用。以南京、苏州为代表的司法局、公证协会、公证机构,在“数字法治 智慧公证”建设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做出一定成绩,特别是“公证+区块链”在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参与行政执法、防范金融风险、赋能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江苏省公证协会研发远程视频公证平台,全省91家公证处部署应用,一年办理远程视频公证11328余件。苏州搭建“苏州公证链”,创建“苏城存证平台”,上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债权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平台,以“公证+区块链”模式参与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南京研发“青铜智盒”智能公证服务终端;无锡以“智慧公证+公证顾问”模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张亦军表示,推进“公证+区块链”建设有利于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要紧扣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以更高标准规范有序推进“公证+区块链”建设,以更大力度持续推进公证业务创新和服务优化,重点聚焦“放管服”改革精准发力,拓展“公证+区块链”服务知识产权新领域,深化“公证+区块链”参与行政执法,推进“公证+区块链”向基层治理延伸,不断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会上揭晓发布的年度十大公证案例,涉及疫情防控、知识产权保护、民营经济发展、企业复产复工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体现了公证“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制度价值,彰显了公证在维护社会稳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