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撑起昆山经济“半壁江山”
过去一年,我市服务业发展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096.6亿元,增长3.4%,占GDP比重49%,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1.3%;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451.3亿元,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8.1亿元,增长0.5%,总量、增幅均位居苏州各区市第一……这一连串的数据,不仅透露出服务业几近支撑起昆山经济“半壁江山”,也生动反映了我市产业结构正发生着标志性转变。
- “惠动鹿城”,服务业跑出“加速度”
临近春节,我市各大商超迎来年关销售旺季。与以往不同,在“就地过年”倡议带火实体经营的同时,商家还纷纷采取“云直播” “云促销” “云订货”等新零售方式扩大销售、优化服务。
春节前的消费旺景只是我市服务业加快复苏的延续和缩影。去年,我市服务业行稳致远,一季度探底回升,上半年增速由负转正,三季度、四季度增速继续回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二季度初,我市还出台了十项“硬核”财政金融政策,优化“金融超市”平台功能,推出“昆科贷”“苏科贷”“小微贷”等金融产品,助力服务业快速走出低谷、复工复业。同时,开展“惠动鹿城”昆山消费促进季活动,全面打响“姑苏八点半、共享夜昆山”夜间经济品牌,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传统服务业变革挖潜,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去年面对疫情挑战,新兴服务业如信息、金融、科技等行业整体表现优势明显,对于拉动服务业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服务业增加值中,增长最快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1.5%,另外金融业增长5.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4.6%,分别高出服务业平均增速28.1、2.1、1.2个百分点,合计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5.1%。从服务业税收增速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22.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2.6%。
- 主力发力,经济增长点燃“新引擎”
位于昆山开发区的浩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去年,公司引进毫米波检测项目5GNR通信设备,建立测试项目,成为提升业绩的利器。去年公司实现营收2.6亿元,比2019年增加1亿元。
2020年,我市经济发展顶住疫情影响,不仅实现了稳健增长,而且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1030亿元,增长5.6%。企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发挥了重要作用。好活科技、中金汇融信息科技全年交易额分别增长376.1%、145.3%;京东尚信、唯品会、京东广臻等电商企业合计销售增长17.3%。深国际昆山综合物流港获评省重点物流基地,
吴淞江粮食产业园获评省示范物流园区,炫生活获评首批苏州市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新丝路、网进科技和创通电子等企业获评苏州市服务业创新型示范企业……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抓住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发展才能更稳更有力。去年,市发改委全程跟踪和服务全市61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区镇部门加大服务业招商,成功引进阿里影视、时空电动、鲜活果汁总部等项目,全年新增江苏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6家、新认定昆山市总部企业10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7家江苏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28家苏州市总部企业、141家昆山市总部企业。
与此同时,服务业投资强势增长,经济发展后劲更足。去年,我市房地产开发业服务业投资169.3亿元,增长23.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最快,增长252.1%;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增长141.4%;贡献最大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73.3%,拉动全市服务业投资增长6.5个百分点。
- 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打开“突破口”
三一挖掘机网络直播销往全国、好孩子董事长成了“网红”、时空电动缔造电动汽车产业生态圈……一系列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正在嵌入或延伸至传统产业链条,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加速器”。
现代服务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具有高人力资本、高技术、高附加值等特点。昆山对发展服务业有着深刻认识,通过大力实施《昆山市优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引领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积极引进总部项目、培育现代金融、壮大新型业态,不断形成以金融服务、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服务三大优势产业为引领,现代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认证等六大行业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同时,积极用好国家和省市各级扶持资金,深入开展“‘昆如意’——援企暖企行”活动,狠抓惠企政策落地,推进服务业扩容提质,先后分两批开展总部经济、现代物流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审核和兑付工作,共计兑付资金9982万元,带动更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
今年,省发改委将在全省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支撑作用。“我们将以试点为契机,挖掘先进制造业的高端服务需求,开展推进服务型制造专项活动,支持企业从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着力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智造’转变,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市发改委副主任丁全荣表示。(记者 李传玉)
原标题:我市去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96.6亿元,占GDP比重49%——服务业撑起昆山经济“半壁江山”